智慧驱动 数字赋能 潍坊市持续推动城市运行管理服务提档升级

发布时间:2022-05-11 浏览量:       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推动城市管理手段、管理模式、管理理念创新,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,让城市更聪明、更智慧,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。潍坊市城市管理局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住建部、山东省住建厅关于建设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的文件精神,围绕建设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品质城市总体要求,坚持寓管理于服务,聚焦城市运行安全,立足新发展阶段,贯彻新发展理念,构建新发展格局,不断增强发展创新力、民生服务力,建设了“一屏指挥调度、一网统管全城”的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,不断推动实现了“大城智管、大城众管、大城细管”新局面。
        一、推行一网统管,搭建潍坊特色运管服平台
        一是平台坚持一体化建设总体思路。市级运管服平台支撑中心城区全部9个区(开发区)平台运行,实现与国家平台、省平台和所辖县(市)平台的上下贯通、信息互通和数据融通。二是平台实现四级联动。平台打通市区街居四级管理全链条,积极推行“智慧城管进社区”,打通激活城市管理的神经末梢,做到“社区吹哨、部门报到”,实现管理在一线、服务零距离,形成市区街居联手联动、管理层次分明、闭环处理的城市管理体系。三是平台覆盖范围广。平台涵盖中央37号文中“市政公用、市容环卫、园林绿化和城管执法”全部领域,能够实现对城市管理各行业“人、车、物、事”全过程、全时段监管。四是平台融合形成城管大脑。深度整合共享城市管理数据资源,建设数据感知、数据分析和成果应用智能平台,将各类分析结果直观展示到管理人员面前,实现城市运行管理服务的快速智能反应,形成“一网统管”的城市运管服大脑。五是平台以CIM底座构建城市治理“一张图”。借助城市信息模型(CIM)基础平台提供的“时空动态”城市感知和多方数据融合协同能力,促进数字孪生、大数据、物联网、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体系与城市管理服务融合,实现城市基础数据上图、视频实景上图、监控卡口上图、终端感知上图、处置流程上图,构建城市治理态势一张图、场景一张图、事件一张图、执法一张图。
        二、加强数字赋能,提高市政设施运行安全性
        一是智慧防汛系统为市民雨天出行保驾护航。利用在线监测、窄带物联网和区块链技术,对城区胶济铁路、济青高速和渤海快速路下穿式桥涵积水情况进行侦测和警示;通过视频监控技术,全视角管控胶济铁路、渤海路和城区3条河流水位情况;借助城市大脑AI中台视频分析技术,重点对城区低洼易涝点积水进行监控分析。智慧防汛系统极大提高了对汛情的侦测、指挥、应对和处置能力,彻底改变了以往靠人盯、靠人看、靠人守的局面,为人民群众安全出行提供强力保障。二是智慧窨井盖系统构建市民“脚下安全”防护网。综合运用物联网、窄带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,对中心城区2367个污水井盖进行了智慧窨井盖试点建设,实现了对井盖状态的实时掌控和及时处置,为保障市民群众“脚下安全”做出了有益的探索,成为全省智慧窨井盖管理的典型案例。三是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筑就公共安全“防火墙”。利用数字全息技术,对城区1.6万余公里地下管线开展普查,同步建设地下管线信息系统,实现“地下管线一张网,二三维一体化”,既为城市公共安全、抢险救灾等提供应急支持,又为城市规划、建设、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服务,智慧化水平居全省乃至全国前列。
        三、强化智慧驱动,提升城市运行动态管控质量
        一是“扎口袋式”管控渣土运输作业行为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,在城区15处重要出入口安装60套监控设备,对1326台渣土运输车统一安装北斗定位设备、视频监控设备和密闭、举升传感设备,实时采集车辆运行轨迹及作业状态,实现对渣土车辆行驶过程和运行状态的全过程监控,有力地规范了渣土运输不文明、不规范行为。二是GPS定位分析全程监控环卫作业质量。在环卫作业车、垃圾清运车等车辆上统一安装了GPS车载监控设备,通过利用GPS定位分析技术,实现了对车辆运行状态的精细化监控,开创了国内精细化利用GPS监控的先河,此系统荣获了国家专利。三是“高空喊话+智能抓拍”管控市容秩序。在城区繁华路段、重要路口安装“高空喊话+智能抓拍”设备,针对占道经营、店外经营、乱停乱放等市容秩序管控难题进行实时提醒、抓拍取证,提高了执法效率和管控质量。四是市民“随手拍”显奇效。研发市民“随手拍”,市民可随时随地报送城市管理不文明行为,确认有效后向市民派发微信红包,充分激发了群众的“主人翁”意识,拓宽了群众参与城市管理的渠道,调动了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。截至目前,随手拍上报城市管理问题37万余件,兑现红包奖励51.5万元。
        四、用心服务民生,提升城市管理群众满意度
        一是率先建成山东省首个市级“智慧供热”监管系统,智慧供热让市民群众倍感“温暖”。利用在线监测和物联网技术,安装了1.6万个室温监测装置,覆盖1209个小区,工作人员无需入户,即可实时掌控居民家中温度;对热源、热网和910余个换热站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智能分析,并将问题以工单形式通过平台下发到相关单位及时处置,实现供热故障提前预警、运行智慧调控和问题及时解决。此系统荣获了国家专利。据统计,上个采暖季投诉率下降50%,20℃以上优质供热成为常态,冬季供暖由“供得上”向“供得好”转变。二是“门前五包”监管系统让店面规范有序。对城区25717家沿街单位进行了地理信息普查并逐一建档,实现“一店一档”电子台账管理,引入绩效考核评价的工作模式,将临街单位“门前五包”发案数量、处置效率、覆盖范围等指标纳入考评体系,实现了对临街单位、社区、街办、区级的责任制分级分层考核评价,激发各责任单位自我管理、自我规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,有力改善了街面环境面貌和管理秩序。三是创新推进智慧城管进社区,“智慧城管+社区通”为民提供优质服务。目前,潍坊市创新开展的城市管理进社区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,初步构建形成了城市管理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的共管共治、共建共享、共同缔造城市治理新格局。智慧城管让社区问题有处“说”,通过为社区配备智慧城管社区通终端,社区居民可将身边城管问题反映到运管服平台,并能对问题“可查询、可跟踪、可督办、可评价”;智慧城管让社区问题及时“办”,通过平台流程化处置,社区问题处置得更加及时高效;智慧城管让市民百姓更知“情”,平台建立了公共厕所、便民摊点群、小修服务点等8个便民服务图层,市民百姓可通过多种手段,随时浏览查看相关服务信息。
城市管理“运管服”创新没有终点,为民服务永无止境。潍坊市将以国家、山东省推进平台建设为契机,牢固树立敢为人先、勇于突破的思想观念,以“省内领先、国内一流”为目标,按照实用、管用、好用的原则,提速推进运管服平台提档升级,实现业务全覆盖、应用全融合、数据全汇聚、信息全共享,倾力打造具有潍坊特色“善感知、会思考、有温度”的运管服平台,为持续推动城市管理事业高质量创新发展提供更有力的“智慧”支撑。


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小纬四路46-1号电话:0531-69901823 传真:0531-69901823
Copyright © 2021 山东省数字化城市管理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. 鲁ICP备2021018851号